1.(2013·汕头质检题)“1734年,只有一艘英国商船到达广州,一艘去厦门,但厦门的勒索比其它港口厉害,该船只得撤回”。这说明 ( )
A.英国走私鸦片 B.英国商品没有竞争力
C.中国推行海禁政策 D.政府的腐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背景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时间:1734年,恰是清朝中后期。从“英国商船去厦门的勒索比其它港口厉害”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其根源在于政治腐败,故选D项。
2.(2013·潍坊市模拟题)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入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也。”他评价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梁启超是维新运动(1898年)的杰出代表人物,往前推30年,正是洋务运动刚刚兴起,结合洋务运动的特点,可知选A项。
3.(2013·湖北百校联考卷)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甲午战争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救国救民意识没有觉醒,B项正确。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清政府对日本侵略反抗的史实;C项不符合史实;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