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洛阳市模拟题)《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 )
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 A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中央官制的继承与发展,故选A项。B、C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D项显然不符合秦朝的史实。
2.(2013·宜昌市模拟题)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这一论断( )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
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
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
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种制度,造成了民众的贫穷、愚昧,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得以长久的条件。据所学知识,科举制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不符合造成民众愚昧的特点,排除A项;分封制使得西周走向瓦解,不符合“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举措,谈不上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排除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但加强了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故C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