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
A.垄断资本主义日益排挤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
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指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答案:C
2.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说明凯恩斯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主张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故选A。
答案:A
3.20世纪70年代末,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有关“混合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有制经济成分逐渐占主导地位
B.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
C.其出现使“福利国家”发展受挫
D.反映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状态,这表明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欧美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政府不得不减少国家干预而推行“混合经济”,D项正确;A项中的“主导地位”、B项中的“全面调整”的说法错误;“混合经济”的推行与“福利国家”之间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故本题选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