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史记》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
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制但仍有发展
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法律贱商人”是抑商,而“商人已富贵矣”则反映了商业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受压制,但仍有发展。
答案:B
2.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 )
A.飞钱 B.柜坊
C.票号 D.邸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唐朝时柜坊是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和借贷的机构。
答案:B
3.(2011·天津高考)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意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