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7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7 15:07: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 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因为该条约导致了 (   ) 
  A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 .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D .中国局面完全由帝国主义控制 
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转型的开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D.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
4.《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5.《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6.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杈。„„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   )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