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朝代的过程中,发现其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有四种情况:一是采用部落名;二是采用开国之君的封号;三是采用官爵名;四是采自儒家经典。下列朝代中,其命名属于第四种的是( )
A.商 B.汉 C.唐 D.元
2.苏格拉底在治国方面主张: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下列观点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3.南安一中在进行《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性学习时,老师曾讲过:商鞅在游说秦孝公时,始说以帝道,次王道,均不合孝公之意,最后说以霸道,孝公大悦。其中的“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
C.墨家、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法家
4.肖晨在网上微博中看到有人这么评价黄宗羲:他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黄宗羲的思想仍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B.黄宗羲在全面批判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C.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黄宗羲的思想极大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