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辽宁五校联考)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由关键信息“嫡”“宗法”“封建子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血缘姻亲关系与地域关系相结合,答案为A。
答案 A
2.(2013·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禅让制实行于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排除①。周代世系略图体现了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世官制(贵族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世卿世禄)、宗法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是大宗)。本题选D。
答案 D
3.(2013·安徽五校质检)下面的史料应有两处句号,读材料判断句号应该处于的位置是(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偃说上曰:“古者诸侯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推恩令”。材料意在劝说汉武帝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①处应为逗号,②处应为句号,③处为逗号,④处为句号。故答案为A。
答案 A
4.(2013·乌鲁木齐诊断)《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通判制 D.行省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行的,因此君主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A、D两项属于地方管理制度,B项属于中央管理制度,只有C项属于监察制度。故答案为C。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