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语文:苏教版必修1 第二专题 师 说 讲解与例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苏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04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1/24 10:34:4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师 说
问题导学
1.韩愈所说的教师的职责为传道、受(授)业、解惑,这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2.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是“士大夫之族”。在这些人中,他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谁?为 什么?
3.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
自主探究
本文在许多方面阐发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请就本文思想的进步性进行一下探讨。
文法导析
1.多种论证方法综合使用。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的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的现象,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 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