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问题导学
1.本词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为什么?
2.这首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请以“湘江秋景图”为例,找出其中的精彩用词,并体会其妙处。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两个问句有何作用?
自主探究
本词中,词人的自我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文法导析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本词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下阕虽着重抒情,却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喻为词人的不平凡的、超乎寻常的才气和品格,给人以伟大人格的崇高美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 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以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获得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词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2.对比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