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一:政治文明历程
1.“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 )
A.世袭制的影响 B.分封制的影响
C.宗法制的影响 D.礼乐制度的影响
2.(2013·南通模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
4.“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 )
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5.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 )
A.加强君主专制
B.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
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D.提高行政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