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世纪前期,陶渊明著《桃花源记》,描绘出一块亦真亦幻的人间净土。现在自称“桃花源”所在的有多处,考察这些地点,大都分布在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这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 )
A.南方经济发达
B.南北统一成大势所趋
C.作者主要生活在江南地区
D.北方战争频繁
2.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
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4.(2013·武汉调研)《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5.(2013·河南高考适应性测试)北宋初年,“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后其权力有膨胀之势,俨然为路级行政长官。宋廷在各路又置提点刑狱司等三司分转运使之权,宋代路级地方行政制度最终形成。这从本质上表明 ( )
A.分权是宋代集权的必然选择
B.控制地方财权是宋代集权的核心思想
C.宋代形成路、州、郡、县四级地方行政体制
D.宋代地方官制的创新围绕中央权力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