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知能专练八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3年模拟试题,详细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4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1 9:00: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3·广州一模)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2.(2013·安徽省示范高中)图1、图2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
B.图2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
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
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
3.(2013·宁波二模)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2013·洛阳模拟)1912212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