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广东广州二模)1921年4月21日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和小生产……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这表明苏俄(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采用商品关系发展经济 D.开始农业集体化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21年4月21日”“资本主义则是幸福”,结合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和措施,即可推断出答案为C项。
答案 C
2.(2013·课标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 “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体现了苏联急于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愿望。受此思想的影响,苏联集中国家力量发展经济。该思想推动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C、D两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3.(2013·苏北四市联考)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C.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D.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 材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还是利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而不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这说明斯大林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故选C项。
答案 C
4.(2013·浙江嘉兴模拟)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