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大纲全国)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都是在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背景下进行的。范仲淹认为吏治不整是“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因而“庆历新政”侧重于澄清吏治,B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侧重于经济改革,即增加赋税,故A项错误;培养人才是王安石变法的特点,排除C项;充实边防与“庆历新政”关系不大,排除D项。
答案 B
2.(2013·安徽文综)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解析 康梁认为单纯依靠朝廷变法难度较大,希望通过启发民众的觉醒来推动变法,因此,A项正确。启发民众正是借鉴了“各国之革政”,因此,B项错误。康梁启发民众是“以待他日之用”,康梁当时仍然依靠朝廷变法,缺乏对民众的发动,因此,C、D两项错误。
答案 A
3.(2013·北京文综)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