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江西上饶练习)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
解析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而僭越礼制则是诈谋的国君。这说明这位先秦思想家主张遵从周礼。
答案 D
2.(2013·河北石家庄检测)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2013·江苏南京调研)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解析 材料中作者认为仅仅运用法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D项符合题意。西汉文景时期儒学还不是正统思想,B项错误。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