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二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7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0 9:26:4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1
资源简介
1.(2013·唐山统考)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现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古代早期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的区域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2.(2013·山东模拟)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古代经济一次重要转变的描述,这一转变(  )
A.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条件
B.标志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
C.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D.奠定了我国古代产业结构的基础
解析 这一转变是古代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仍然是石器或者骨器,土地公有。因此,A、B、C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
答案 D
3.(2013·湖北八校联考)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
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