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3.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4.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出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学伦理道德
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