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编辑
【解析版】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 专题11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04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4/1/9 16:53: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4考纲解读】
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域的影响。
本专题在考查形式上,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等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典型工业地域的形成、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方面知识,复习时要着重提高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备考时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要分析的工业部门及该工业部门发展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再结合区域环境特征,逐一分析区域中的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资源、地形等要素;特别注意有污染的工业的布局要求,若污染大气,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若污染水体,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若有固体废弃物排出,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掌握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图表的判读方法,能够从图表信息中获得各要素在所有要素中的比重等信息,进而确定主导因素和非主导因素。
(3)正确看待产业的集聚与分散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集聚可以降低原料、产品等的运输费用,共用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分散是为每一个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区位,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某一类产业是分散布局还是集中布局,要看产业类型及各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