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4•云南省昆明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温度,增加压强,它的半衰期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2.【2013•甘肃省高三第三次模拟】(5分)下列关于科学家的贡献及物理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C.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频率越高,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
大
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2.CD 解析: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正确选项为C、D。
考点:本题考查了原子方面的物理学史。
3.【2013•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 昆明三中 楚雄一中)高三第二次统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l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
B.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D.铀235—种可能的裂变方式为:
E.重核裂变时释放能量,会出现质量亏损,但生成物的总质量数仍等于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