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长江三峡
1.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够理解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尤其是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一写法进行片段习作。
3.能够领悟本文在景物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1.连线作者
刘白羽(1916—2005),北京人,现代作家。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作品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刘白羽散文选》《海天集》《芳草集》(获中国作协首届散文奖)等,短篇小说《五台山下》,中篇小说《兰河上》《火光在前》,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等。另有长篇通讯《环行东北》,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
2.探寻背景
《长江三日》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记叙了作者于1960年11月中旬从重庆到武汉三天的旅程。文章写于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由于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和“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作者写作本文是有寓意的,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样一个富有哲理的思想。《长江三峡》是从中节选的一部分,文中除了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深切热爱之外,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