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 )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2.(2013·河源模拟)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 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 )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3.(2013·韶关二调)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
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