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冲A与过关)江苏省201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0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12/13 9:07: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 斯大林模式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

(1) 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2) 对经济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方面,排斥市场调节。

(3)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1.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 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 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