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1) 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主要表现为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1)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郡县制是按照地域划分的。
(2) 分封制下,受封者拥有一定的封地,在封地内世袭统治权。郡县制下,郡县的官吏由中央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不能世袭统治权。
(3) 分封制下,地方独立性很大,易形成割据势力。郡县制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
3.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 这两对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汉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为解决上述两对基本矛盾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1) 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3) 各朝措施: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宋朝:为分割宰相的权力,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
元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行省制度。
明朝: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明成祖设立了内阁制。
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