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年4月2日,张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币买了一件上衣,这230元人民币在本质上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符号
2.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3.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A.发行量与流通次数成正比 B.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C.发行量和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D.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领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5.汇率是指
①外汇在比价上的变化 ②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值 ③以人民币的100元为标准折算的数量 ④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6.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般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
A.收入上升 B.市场扩张 C.失业增加 D.生产投资增加
7.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价值决定价格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影响价格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