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4.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5.右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
的题词,其观点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
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6.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