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位中国学者这样评价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想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而改造社会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2.右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3. 《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以上材料反映了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A.强调大一统思想 B.主张君权神授
C.强调天人感应 D.糅合各家思想
4.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B.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