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2、《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3、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4、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