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解析版】山西2014届高三上学期考试题试试题解析(历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04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3/11/15 19:36: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 B.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
C.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 D.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A
2.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征收工商税费,减轻农民负担 B.实行农商并举,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回答此题关键要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当粮食价格较高或较低的时候,封建统治者利用行政命令强行平抑粮价结果是适得其反,不如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粮价。故选D。A项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利用市场的手段调节经济,并未涉及到农商关系;C项与材料信息相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王夫之的经济思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