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
这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牛耕 B.注重精耕细作 C.曲辕犁的推广 D.小农自给自足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时间上判断,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0年)为中国春秋末期,而春秋初期私田已经出现,排除①。铁器推广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生产力发展上,促进了牛耕的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另一方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形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