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①从禅让到世袭 ②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③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④从宗法制到官僚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1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说明A不正确;科举制下的学子不应该愚昧无知,所以B项不符合史实;D项也不符合史实,古代科举制一直具有人才选拔功能;学子们倾其一生目的是为了文凭,实际不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以选择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八股取士。
15.《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