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5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1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承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承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排除A、B、C三项。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
14. 古希腊著名戏曲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一剧里,描绘了一个将军试图劝说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的领袖克里昂的职位,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时期( )
A.自由民从业自由 B.经商环境宽松
C. 民主制度的缺陷 D.公民参政积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提到的是雅典民主制中,由能力、才学不高的人夺取行政职位,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有一定的缺陷。故选C。A项错误, 材料主要说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弊端的问题,并非主要说明自由民的选择职业的情况;B项错误,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