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65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3/11/15 11:56: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2
0
资源简介
遵义四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已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积习成俗”便是对“俗”之成因最初的表述。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中国古人所说“王道无非人情”,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