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血缘与政治结合 B.社会等级严格 C.中央集权加强 D.青铜制造业发达
2.历史学者吕思勉认为:“王子分封的事在商朝若不是绝无,亦稀有,但是在周朝,周王的庶子在可能的限度内也都或被封在幾外建国,或被封在幾内立家。”商周时期在分封上的这一差异造成的重大结果有
①周朝王族地盘的扩大 ②周开国初期王室实力大大增强,周王的地位大大提高 ③促成民族间的同化,助成华夏族范围的拓展 ④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公元前7世纪末年,周王幾内原邑的人民,多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王室衰微,诸侯拥兵自重 B.嫡长子继承制把周王庶子的后裔逐渐推向社会下层
C.王室的等级观念削弱,开始与平民联姻 D.周王与异姓诸侯联姻以巩固统治
4.有学者认为“到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但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新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汉制,皇帝以八月在宗庙举行大祭,叫做“饮酎”,届时王侯要献金助祭,叫做“酎金”。西汉武帝一朝,列侯因为酎金成色恶劣或斤两不够失去爵位的,就有一百多人。西汉武帝这一举措的实质性意义在于
A.打击蔑视皇权者,确立皇权的权威 B.突出宗庙祭祀的重大政治意义
C.推行货币改革,稳定金融秩序 D.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