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地理试卷
高中地理编辑
【解析版】河北唐山2014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试题解析(地理)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96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3/11/14 11:06: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蓝水足迹指人类消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灰水足迹指受人类影响而被污染的水资源量。图l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据此读图完成1—2题。

1.读图可知,下列国家的灰水足迹占本国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A.日本 B.越南 C.菲律宾 D.印度
2.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②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减少污水排放量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工业用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 A 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外围黑色表示蓝水足迹,内部白色表示灰水足迹,内圆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日本,故答案选A。
2.结合材料可知,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的本质即防治工业生产水污染,应采取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减少污水排放量)、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工业用水量)等措施,而对于耗水量大的企业只能限制其发展,迫使其进行改进技术,减少污水排放量,重要生产部门不能关停,实施跨流域调水,虽然保障工业用水量,但是没能减少灰水足迹,故答案选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