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2.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
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 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
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
3.凤凰网上有一篇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文章,标题是“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以下对“光荣”与“混乱”的解读,正确的是
A.“光荣”指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混乱”指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
B.“光荣”指向旧的模式发起挑战;“混乱”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造成混乱
C.“光荣”指苏联农业和工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混乱”指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
D.“光荣”指揭开了苏联历史上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序幕;“混乱”指造成了经济管理上的混乱
4.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