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2.“1932年初,开始筹备纸币的印刷、设计和绘制图案;收购雪花皮制造钞票纸;从白区购进油墨及其他材料,用已有的几架石印机印刷,于1932年7月间开始发行。票面主要是一元的,也印了几种‘角’与‘分’的辅币。发行之初充分兑换现洋,信用好、推行顺利。从1933年起,供兑换的现洋日益缺少,不得不开始限兑,以至完全停兑。”这段材料可用于研究
A.国民政府统一币制运动 B.官僚资本掠夺社会财富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发行 D.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票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红军反“围剿”斗争期间借粮的凭证
B.南京国民政府向百姓征粮的票据
C.陕甘宁边区政府向群众借粮的收据
D.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发放给居民的粮票
4.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
|
生卒
|
家庭背景
|
事迹
|
方长裕
|
1909—
1937
|
家庭富裕,曾捐建当地学校
|
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意大利进口飞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中弹坠毁
|
翁心瀚
|
1917—
1944
|
父亲翁文灏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
|
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打击日军时油尽坠毁
|
周启多
|
1914—
1940
|
大户人家,父辈在天津做生意
|
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请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国民政府做了抗日国防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