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复习能力训练12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9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11/6 14:08:2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2.以下是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比重变化表(%):
 
1877年
1894年
1913年
1921年
1928年
26.9
33.3
20.7
20.2
16.2
49.4
24.9
8.4
2.1
3.7
豆及豆饼
 
1.9
12.0
13.9
20.5
皮及皮制品
0.8
2.7
6.0
2.9
5.4
矿砂及锑、
钨丝金属
0.2
 
3.3
2.9
2.1
棉花
0.5
5.7
4.0
2.7
3.4
棉纱及棉制品
0.1
0.1
0.6
1.2
3.8
——据《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根据以上表格体现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①丝、茶等传统出口大宗商品的比重变化在于其产销方式的日益落后
②豆、皮类产品比重变化,体现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口不断扩大
③锑、钨等特种产品的比重变化,反映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④棉纱及棉制品的出口变化,表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⑤出口贸易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时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