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2.《诗经·鲁颂·閟宫》云:“王(周成王)曰:‘叔父(指周公),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周灭商,实行分封制 B.西周初年分封诸侯
C.西周实行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渐趋崩溃
3.吕思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中说:“凡是大祖的子孙,他都有收恤他的义务;这许多人,也都有尊敬他的义务;那么,有了一个宗子,就把从始祖相传下来的人都团结不散,而且历久不敝了。”与此话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王位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5.《史记》中的“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