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 )。
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解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宣布承认新中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答案 B
2.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解析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克服了帝国主义制造的种种矛盾获得成功。
答案 A
3.牛军在《论1945年至1955年中国外交的“内向性”》中说:“为了改善与周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接国家的边界问题的政策、处理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以及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1955年的□□□□达到了最高潮。”文中的“□□□□”应该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时间“1955年”,由此判断是万隆会议,故选B项。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A项;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是2001年,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是1971年,排除D项。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