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南昌二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78~1979年阿富汗国内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于以怎样的程度卷入阿富汗事务,苏联方面经历了从犹豫、谨慎到决定出兵的过程,其中克格勃和国防部对出兵政策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是在冷战思维的指导下,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维护苏联的大国地位,才最终走上了决定出兵的道路。
——摘自《从犹豫到出兵:1978~1979年
苏联人入侵阿富汗决策探析》
材料二 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达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动。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终于作出撤军的“政治决定”。1988年5月,苏联根据由联合国主持,由巴基斯坦、喀布尔政权、苏联和美国四方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开始撤军。1989年2月15日,驻阿苏军总司令罗莫夫最后一个跨过苏阿界河。
——摘自《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苏联方面出兵阿富汗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苏联撤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并分析苏联最终撤军的原因。
答案 (1)理由:阿富汗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影响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与美国冷战的需要;苏联克格勃和国防部的关键性影响。
(2)特点:反复权衡、犹豫不决;撤军迅速,最终全部撤出。
撤军原因:沉重的经济负担;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联合国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