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湖北稳派模拟题)《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出唐朝 ( )
A.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 B.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
C.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 D.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
答案 B
解析 夏朝的五服制度是根据居住地离都城的远近不同而形成五个不同的层次,即离都城100里,200里,300里,400里,500里对王室承担的义务不一样,题干中的五服是指家族亲属的五代,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的礼刑结合,以礼入刑的儒法结合的特点。
2.(201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模拟题)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 )
①唐朝门下省 ②宋代的谏院
③明朝时期设按察使司 ④明清时期设都察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关“封驳”和“谏议”制度的理解。根据所学史实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虽然有“谏议”机构,但是性质是咨询机关并不能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故应排除③④,故选A项。
3.(2013·湖北100所重点中学模拟题)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 ( )
A.唐朝开元之后监察重证据 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
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 D.唐代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