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板桥的《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籴:买)米炊饭放船归。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据此回答1——2题
1、“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不属于商品,是因为()
A、自然生长,没有凝结一般人类劳动 B、烧不着,没有使用价值
C、没有用于交换 D、属于诗人的私有财产
2、诗中“卖得鲜鱼百二钱”中的“百二钱”属于 ,执行了 的职能。( )
A、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B、货币 支付手段
C、自然物品 流通手段 D、货币 流通手段
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二者的统一体。下列说法中,没有准确表达出这两个基本属性的是()
A. 经久耐用 B 物美价廉 C 货真价实 D 优质优价
4、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民自己生产、自己食用的粮食具有价值 B. 任何商品都具有价值
C. 工厂产生的废品因消耗劳动而有价值 D. 原始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具有价值
5、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一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价值和使用价值
B、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