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是魏臣晋王司马昭的长子,但司马昭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晋王位,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被封为世子。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和相国职务。这反映了( )
A.皇帝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2.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人,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
3.《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4.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 )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