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A.封邦建国 B.宗法世袭制 C.礼乐制度 D.封建社会
2.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3.“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5.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礼乐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6.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7.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
8.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A.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
C.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 D.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
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10.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A.三公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1.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2.下列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最相近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中央官制 D.皇位世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