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1年5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增加社会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这说明,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 ( )
A.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B.重视生产力发展
C.依靠工人阶级 D.维护农民阶级
2.在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将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的资本家经营。这些企业的性质属于 ( )
A.社会主义性质 B.混合所有制
C.私有制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
3.斯大林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的规律是客观规律,它们反映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生活过程的规律性。否认这个原理的人,实质上就是否认科学,而否认科学,也就是否认任何预见的可能性,因而就是否认领导经济生活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
( )
A.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B.要敢于创造规律,增强活动的预见性
C.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才能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D.增强活动的预见性是科学把握规律的前提
4.“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C.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