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面被改变始于 ( )
A.禹 B.启 C.商 D.汤
2.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 ( )
A.甲骨文的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 .郡县制 D.世袭制
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4.《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这是为了论证下列哪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一夫一妻制
5.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易中天在 《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