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4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9/15 14:57: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十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展示]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
 
汉字
史书典籍
作用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博大精深
(1)表现
独特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