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关注人和人类社会,主张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意志和 权威。
2.文艺复兴时期:批判教会禁欲观和对人的束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对幸福的追求 和人性解放。
3.宗教改革时期:反对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崇尚精神的自由和得救的自主。
4.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专题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
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
|
启蒙运动
|
时间
|
14~17世纪
|
16世纪
|
17~18世纪
|
经济背景
|
资本主义萌芽时 期
|
资本主义发展
|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
中心国家
|
意大利
|
德意志
|
法国
|
核心思想
|
人文主义
|
因信称义
|
理性主义
|
矛头指向
|
教会的神学观念
|
罗马天主教会
|
封建神权、专制王权、封建特权
|
特点
|
停留在对旧秩序的批判
|
|
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
|
批判手段
|
借助文学作品隐蔽地否定宗教神学
|
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
|
公开批判宗教神学、专制王权与封建特权
|
影响
|
(1)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
(1)形成了新教派
(2)宗教民族化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1)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2)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财富
|
性质
|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专题三 欧洲启蒙思想与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的比较
1.出现的条件方面
(1)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2)经济条件:在中国的明 清之际,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3)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