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鹿鼎记》里面讲,曹雪芹的父亲是韦小宝手下的御前侍卫,后来被康熙任命为“江南织造”,负责管理江南地区专供皇室的锦缎生产。他管理下的产业最有可能属于 ( )
A.田庄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扬州仪征北部丘陵地区有“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地名,这种含有“集”的地名来由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 )
A.夜市 C.都会 B.草市 D.会馆
3.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 )
A. 政治腐败 B. 文字狱 C. 闭关锁国 D. 重农轻商 4.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 ( )
A.“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B.“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
C.“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6.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下列关于三次英荷战争的描述不( )正确的是
A、目的是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导火线是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
C、结果是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
D、实质是争夺世界市场的的商业战争
7.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 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