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测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这里的“客观存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答案:B
解析:物质的特性是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故B项正确。
太空育种大南瓜
2.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能有意识地获取大自然提供的丰富食物,而且能有意识地进行杂交育种、太空育种。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以来,有800多个植物种子乘坐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10%~20%。如太空水稻蛋白质含量比原来提高了8%~12%,还有果大、质优、抗病性强的太空青椒的平均果重较原种提高70%,最大单果重达700克。太空试验室为人类提供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新药品、新材料、新物种……这说明( )
A.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B.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与前提只能是人的意识
C.人类只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能有意识地制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D.人类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式选择题。从题干来看,这段材料强调了人的意识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人们利用自然物,还是改造自然物,根本的前提和基础只能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而不是人的意识。故D项正确,B项错误。虽然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但人类的活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界的面貌,故A项错误。C项夸大了人的能力,否认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自然物的客观存在。
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D
解析:世界上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故A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B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C项错误。